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发布日期:2025-8-19 16:33:31 浏览次数: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传感器领域再传佳绩,凭借持续的创新投入与深厚的技术积累,不断拓展其在全球传感器市场的影响力,为众多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炜盛科技在知识产权方面收获颇丰。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一种电化学酒精传感器” 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23180127U)。该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现有酒精传感器检测精度低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难题。其通过独特设计,如在带气室的管座内设置若干导流板,使气体流动更顺畅,不仅避免气体残留影响下次检测,还加长流动路径,增加气体与电极的反应时间,大幅提高检测准确度。同时,气室内壁设耐磨层,降低气体流速和冲击力,减少电极上电解液流失,提高传感器寿命;用胶水密封和固定引线,防止外部气体和液体进入,避免因振动导致引线断开,提升抗震性能。该传感器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酒精检测仪的小型化,在酒驾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此前,炜盛科技还成功取得 “一种用于热电堆式气体流量计变送器的标定检验方法” 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 CN117516667B)。这一专利针对传统气体流量计在标定和检验过程中精度不足、操作复杂等问题,通过优化热电堆式变送器的标定流程,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为石油化工、环保监测等依赖精确气体流量测量的行业带来革新。
在行业活动中,炜盛科技同样表现亮眼。4 月 10 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上,炜盛科技携储能全场景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亮相 A2 馆 A238 展位。在储能系统中,传感器如同人体 “神经末梢”,对保障储能安全至关重要。炜盛科技的解决方案可对氢气、一氧化碳、烟雾、温湿度、二氧化碳、VOC 气体等多种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捕捉空间点位、电池柜、电池包异常,实现 “空间 - 簇级 - 包级” 分层预警。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氢气、一氧化碳、烟雾和气溶胶,有效预防泄漏、火灾及电池热失控风险,为充换电及车辆运行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助力绿色出行。展会现场,众多行业人士对其解决方案兴趣浓厚,与工作人员就技术应用展开热烈交流。
5 月 19 - 23 日,第 29 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行,炜盛科技在 D 区 G01 展位展示燃气安全传感器解决方案。在现代生活中,燃气安全至关重要,炜盛科技针对不同燃气应用场景痛点,以多原理可燃气体传感器为核心,提供全场景安全解决方案。在家庭场景,其新一代半导体传感器优化气敏材料与滤罩设计,在保持经济性的同时显著降低误报率,部分产品长达 10 年的使用寿命,减少频繁更换麻烦和维护成本,旗下 MQ 系列、MP 系列、MC100 系列等多款半导体型、催化燃烧型可燃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民用可燃气体报警器。2023 年推出的家用激光甲烷传感器 MH - Z9041A 和专为新国标家用报警器设计的催化燃烧热线型气体传感器 MR007,满足高端家用燃气报警器需求。
对于餐饮后厨、化工厂、加油站等工商业场所,因其气体情况复杂、泄漏风险高、环境复杂且安全责任重大,炜盛科技提供多种类型传感器。工业级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凭借无焰燃烧检测原理,可在高温、高粉尘环境下快速响应,其抗冲击、耐腐蚀特性适配复杂环境,保障长期稳定运行,且响应速度快,精度和重复性高,适合工商业燃气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非色散红外(NDIR)气体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检测技术,利用特定波长红外光对甲烷分子的选择性吸收特性,具有量程宽、选择性好、抗中毒、不需要氧气、长期稳定性优异等特点,常用于一般工业环境、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等场合,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常规气体泄漏预警系统。炜盛科技的 MC 系列、MH 系列有多款产品可用于工商业报警器,检测甲烷、丙烷等碳氢类可燃气体。
在城市燃气管网方面,炜盛科技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融合气体、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不同类型传感器,全方位采集可燃气体浓度、流量、压力等信息;通过物联网智慧监测系统,利用 NB - IoT、LoRa 等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将传感器数据汇聚至云端平台,结合 AI 算法分析泄漏趋势,生成 “燃气安全一张图”,助力管理部门精准定位隐患点,实现从 “事后处置” 到 “事前预警” 的转变。
作为一站式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炜盛科技拥有 7 大系列、200 多个品类的传感器和应用方案,可用于 300 余种气体及红外线、压力、湿度、水质等多指标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民用消防、环境保护、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2024 年 12 月 1 日,在 2024 传感器大会分会场活动 —— 第二届国际传感器企业家峰会上,炜盛科技获评 “中国传感器优秀企业奖”,系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卓越地位。
未来,炜盛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各行业的合作,不断探索传感器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全球传感器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持续为各行业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