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展
2026年8月26-28日
慈溪展
2026年3月18-20日
上海展
2026年3月12-15日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电路板行业迎 “突破与变革”:国产技术迭代提速,绿色生产成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5-9-17 15:49:29 浏览次数:
随着 5G、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作为 “电子工业基石” 的电路板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近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国内电路板市场规模突破 2800 亿元,同比增长 12.3%,其中高端产品国产化率较去年提升 8 个百分点,绿色生产技术普及率突破 60%,行业呈现 “技术升级 + 环保转型” 双轮驱动态势。
技术突破:国产高端电路板打破海外垄断
在深圳某电子科技企业的无尘车间内,一块厚度仅 0.8 毫米的 HDI 板(高密度互联板)正通过自动化检测设备。“这块板能实现 10 层线路互联,线宽精度控制在 30 微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 1/3,过去只能依赖进口。” 企业研发总监王工介绍,经过两年攻关,团队突破 “超细线路蚀刻”“高频信号阻抗匹配” 等核心技术,使国产 HDI 板在 5G 基站、高端医疗设备中的使用率从 35% 提升至 62%。
与此同时,柔性电路板(FPC)技术也迎来新突破。苏州某企业推出的 “超薄柔性基材”,厚度仅 0.02 毫米,可实现 180 度反复弯折 10 万次以上,且信号传输损耗降低 15%,已批量应用于折叠屏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打破韩国企业在高端 FPC 领域的垄断格局。
绿色转型:从 “高耗高排” 到 “循环生产”
电路板生产曾因 “电镀废水”“蚀刻废液” 等问题被贴上 “高污染” 标签,如今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在广东某电路板工厂,记者看到,生产废水经 “膜分离 + 离子交换” 处理后,回用率达到 92%,剩余 8% 的浓水通过蒸发结晶技术转化为工业盐,实现 “零废水排放”;蚀刻废液中的铜离子回收率提升至 99.5%,每年可减少 200 吨危废产生。
“我们还引入了‘光伏 + 储能’供电系统,工厂用电自给率达 40%,每年减少碳排放 1800 吨。” 工厂负责人表示,通过绿色生产改造,企业不仅获得了 “国家级绿色工厂” 认证,还使产品毛利率提升 5 个百分点,实现 “环保与效益双赢”。据行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已有 38% 的电路板企业达到 “绿色工厂” 标准,较 2023 年提升 17 个百分点。
场景拓展:从 “消费电子” 到 “万物互联”
除了传统消费电子领域,电路板正加速向新能源、工业互联等场景渗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块智能座舱电路板可集成导航、娱乐、驾驶辅助等 20 余项功能,较传统分散式设计减少 60% 的布线空间;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中,耐高温、抗干扰的工业级电路板已应用于智能机床、智能电网等设备,使设备故障率降低 30%。
“未来,随着 6G、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电路板将向‘更高密度、更优性能、更低碳化’方向迈进。” 行业专家预测,到 2026 年,国内高端电路板市场规模将突破 1500 亿元,绿色生产技术将覆盖 80% 以上的企业,电路板行业将成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查看更多 >>

推荐新闻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150 6223 36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