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展
2026年3月18-20日
上海展
2026年3月12-15日
深圳展
2026年6月10-12日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车间里的 “隐形冠军”:小陶瓷打破进口垄断

发布日期:2025-10-13 9:19:20 浏览次数:
“机械臂每 90 秒就能产出一枚陶瓷环,精度误差不超过 0.01 毫米。” 在娄底经开区安地亚斯公司的智能车间内,董事长康丁华指着流水线介绍。这些指甲盖大小的电子陶瓷环,正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奔驰、宝马新能源汽车的 “心脏瓣膜”—— 动力电池密封连接器的核心部件。
历经 6 年攻关,安地亚斯突破陶瓷与金属的钎焊难题,研发的新型密封件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漏电隐患,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 30%。如今这家 “专精特新” 企业手握 71 项专利,还牵头制定了动力电池陶瓷密封件国家标准,产能年增速超 20%。
万亿市场爆发:中国增速领跑全球
电子陶瓷的 “魔力” 远不止于汽车领域。在 5G 基站里,灿勤科技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支撑着信号传输;航空航天器中,中瓷电子的陶瓷封装保障着元器件稳定运行;就连 “神舟” 飞船的配套设备,也离不开国产电子陶瓷的加持。
行业数据印证着爆发式增长:2024 年中国电子陶瓷市场规模达 1288 亿元,增速 14.7%,远超全球 3.5% 的平均水平;预计 2027 年国内市场将突破 1800 亿元,新能源汽车、5G-A 通信是核心驱动力。与之对应,全球市场格局正被改写 —— 日本村田曾垄断 23.9% 的市场,如今中国三环集团、国瓷材料已跻身全球前五。
技术突围战:从 “跟跑” 到 “定标”
这场产业升级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
  • 材料配方:灿勤科技研发 150 余种陶瓷粉体配方,介电常数覆盖 4-150 范围,支撑 110GHz 以下高频器件需求;

  • 极限工艺:其 HTCC 产品实现 0.1mm 单层厚度、50μm 线宽的精密制造,良率达 99.3%;

  • AI 赋能:安地亚斯与北大合作开发陶瓷大数据模型,用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方案,预计 2025 年内落地。

娄底 “中国电陶之乡” 的崛起更具代表性:这里的温控器瓷件占全国 80% 份额,水龙头陶瓷阀片垄断 90% 国内市场,动力电池陶瓷连接器全球市占率达 12%。当地科创中心正联合中科院、湖南大学等机构搭建实验室,加速技术转化。
下一站:6G 与半导体的 “陶瓷密码”
“电子陶瓷是新材料产业的‘隐形基石’。”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 6G 预研、半导体封装、储能电站等新场景涌现,行业正迎来新机遇。灿勤科技已布局 6G 高频滤波器,拓瓷科技的多孔陶瓷进入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测试阶段;安地亚斯则瞄准 “智能陶瓷”,计划拓展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
从依赖进口到制定标准,从汽车电子到航空航天,中国电子陶瓷的 “破圈之路”,正书写着新材料产业的国产化答卷。

查看更多 >>

推荐新闻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150 6223 36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