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运用得当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舒适度和居家幸福感。
几乎所有的电器都在以“智能”为销售噱头,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电饭煲等等,这些产品确实更高科技了,但实际用起来未必就适合我们,好比如“智能电饭煲”,用手机软件控制开关煮饭,大家觉得这样的功能实用吗?
现在随便赋予了电器联网功能,实现手机软件控制就被称之为智能电器,很多人买后没多久就后悔了,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好评多多的4款智能家电,用过的基本不后悔。
一、智能门锁
关于门锁,无论是传统的机械锁还是智能锁,安全问题是相对的,普通机械锁并不比智能锁更具有安全性,就像防盗门一样,在暴力破坏面前或者手艺高超的开锁师傅面前,很少有打不开的门。
另外,家里如果使用的是机械锁,很多人应该都遇到过“忘记带钥匙/钥匙丢了”的问题,而且在外辛苦一天了,回到家门口又遇到打不开门的糟心事,估计有人当场狠狠的踹几脚门解气,而且找个开锁师傅最少也要上百块。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智能门锁相对于机械门锁具有哪些优点?
智能门锁一般具有有多种开锁方式,有:密码、指纹、门卡、手机软件、机械钥匙等,因此就算手指指纹磨损打不开,还可以通过输入密码、门卡等方式打开门,基本确保能正常打开门,但是也有人担心智能门锁没电打不开门的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和慌张,租借一个充电宝给智能门锁充下电,就可以打开了。
思考一下:找个充电宝相对于请开锁师傅,你觉得那个会更方便和省钱?
二、洗碗机
请问:谁不想吃饱饭之后就能瘫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多一些时间和家人互动呢?
而洗碗机不仅能帮你解放双手,告别油腻和伤手的清洁剂;而且还能增加家庭互动时间,促进家庭和谐,再也不用为“谁做饭菜,谁洗碗”而翻脸吵架破坏感情。
但是,洗碗机的“Bug”在于带手柄的炒锅,如果你要洗大炒锅,那么容量就选13套以上的柜式洗碗机,而容量8套的洗碗机能勉强放个汤锅之类的,但放了锅后会大量减少摆碗的空间。
三、扫地机器人
为什么推荐扫地机器人呢?
相对于吸尘器、扫把、拖把等需要“手动操作”的清洁工具,扫地机器人具有“自动功能”,同时它对于细微灰尘、宠物毛发等“轻垃圾”的清扫效果非常出色,清洁率远高于人工清扫,却不如吸尘器清扫的干净彻底,但胜在更省时省力;另外,扫地机器人不能清扫大块状的垃圾,比如橘子皮、塑料袋、卫生纸等。
如果,拥有了扫地机器人,一年365天没有休息的帮你打扫室内地面卫生,让在外劳碌一天的我们不用再去烦恼要不要打扫地板。
四、智能马桶
智能马桶的卖点:自动感应起落马桶盖、自动冲洗、私密清洗并暖风烘干、座圈加热、、除菌除臭、夜灯感应等高科技功能,让我们如厕时可以彻底解放双手,而且座圈加热功能在冬天让人超级爱,舒适度更高,相对于垫子更加的卫生健康,避免细菌滋生。
另外,对于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智能马桶的人来说,臀洗功能不太能让人适应和接受,但这个功能有效减少肛门疾病和细菌感染;如果你苦于预算不足或者已经装修完工,又想体验智能马桶的功能,那么建议你买个“智能马桶盖”,直接安装在普通马桶上面即可,因为智能马桶的80%功能都集中在座圈上。
2025 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LCD)市场迎来 “量稳质升” 的爆发期。据 Statista 与 DisplaySearch 联合数据显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攀升至 7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 5.8% 区间。尽管 OLED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渗透,但 LCD 凭借成熟工艺与成本优势,仍占据全球显示…
2025 年智能控制器行业正迎来规模化增长的 “黄金时代”。据《全球及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8000 亿元,中国市场占比攀升至 35%,年复合增长率达 12.7%。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工业 4.0 升级、新能源汽车普及与智能家居渗透率…
你口袋里的手机正在 “感知” 步数,新能源汽车的雷达在预判路况,医院的贴片在监测血糖 ——2025 年的今天,传感器早已不是工业车间里的冷门器件,而是渗透生活肌理的 “数字神经末梢”。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突破 3200 亿美元,中国以 35% 的份额成为全球…
2025 年开年,广西膜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引发行业震动 —— 其 “LED 数码管窗口多彩贴膜”(专利号 CN114559728B)正式落地量产。这项技术通过新型膜材料与特殊工艺,让传统只能显示单一颜色的数码管实现红、绿、蓝等多色切换,且不损失光源亮度,成本仅增…
2025 年全球微电机市场正迎来量级突破!据《全球及中国微电机行业深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全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450 亿美元,在工业 4.0、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驱动下,年复合增长率保持 8.2% 高位。其中中国市场表现亮眼,贡献率超 35%,长三角与珠三角产业集群扛起大旗,本…
2025 年,中国晶体材料领域迎来 “井喷式” 突破:从全球首个 12 英寸铌酸锂晶体量产,到碳化硅衬底缺陷密度创纪录,一批 “工业种子材料” 的技术突围,正推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进入 “材料换道” 的全新阶段。一、12 英寸 “光学硅” 问世,光电子器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