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致电国内某空调企业销售总监的时候,他正在做核酸,事实上需要做核酸的不仅仅是他,因为一位卡车司机是密接,他所在工厂的所有人员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他的个人状况是当下空调乃至整个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过去差不多一个月内新一轮疫情的出现,可谓是让本来就不尽如人意的国内家电市场雪上加霜。
从供应端到流通渠道,从零售到售后服务,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和市场,都显得支离破碎,有些甚至都处于停摆状态。去年刚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势头的家电行业,在2022年迎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倒春寒,存量化市场如何破局?如何应对频繁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如何缓解高位盘整的成本压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举措,也是给所有企业带来一个大考之机。
产供销节奏被打乱
众所周知,3月份之于家电尤其是空调显得非常重要,在国内空调市场传统节奏上的划分上,从4月份之后便进入了旺季攻势阶段,各个工厂在此之前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要让渠道“灌满水”,备足货物以备旺季需求的爆发性增长。
但现在干线物流并不顺畅,笔者从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多个制造工厂获悉,很多工厂的产品积压在自身仓库,难以输送到目标区域。配送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疫情地区的快递配送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售后服务也很难上门。
物流配送因为疫情出现的问题还直接激化了渠道端的供求矛盾,疫情较轻或者没有疫情的区域,渠道的提货积极性较高,工程项目开展和终端活动都较为正常,只是由于物流节奏偏乱,及上游供应端一些关键部件因为疫情导致供给不足,影响工厂产能输出,叠加物流问题在短期内出现了局部性的供不应求局面。
笔者还了解到,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市场推广工作被按下了暂停键,就从一年一度的AWE被迫延期就可见一斑,线下活动不可能开展,终端零售是一落千丈,当然,3月份这个时间点本来就是市场的淡季阶段,对整个格局影响不大但是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却很直接。
制造端也受到了波及,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前段时间深圳因为疫情,很多的控制器、驱动和软件公司难以给制造工厂提供相应的配件及相关解决方案,使得工厂的制造产能难以按照如期的计划进行释放。
所以,今年最近这一波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从供应端到服务端整条产业链的关系,家电行业的研产供销节奏几乎全部被打乱。当然,拥有自己仓储配送、产业链纵深能力较强、部件自给率较高的大型制造企业,在研产供销的秩序上相对较好。
线上方式应对线下困境但难达预期
既然节奏被打乱、产业链关系被割裂,如何去解决?事实上,各个企业对今年的这种状况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与两年之前的惊慌失措相比,今年从制造端到流通端的行业情绪都很平稳。当线下路径被堵死的时候,线上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集体行为。
围绕着营销政策、传播推广、渠道活动等等方面的工作,在如今的环境下,线上是工厂联系区域、连接市场、沟通渠道的唯一选择;况且这种方式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一种普遍状态,只是因为疫情,把很多需要当面处理、出差解决的问题通过线上工具来进行。
在渠道端和用户端的工作同样是如此。往年这个时间段,是旺季活动集中进行的时候,制造端的目标是驱动渠道提货,疫情之下,数据化平台和工具的订货、提货方式得到了大面积应用。在这方面,大型企业的竞争优势较为突出,今年的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头部效应的扩大。
疫情给线上平台间接带来了利好,当线下活动无法开展、人群无法聚集,需求流量便会向线上集中。只是,线上平台本身也处于一个分化周期,笔者从多个企业了解到,尽管线上商业平台在疫情期间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也有效缓解了线下工作难以开展的压力,但是相较于以往,速度、幅度、规模、效率等等都难以达到预期。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之一还是在于,物流、配送被疫情阻断。
后期走势阴影重重
就在疫情阴霾笼罩整个行业的同时,铜价和铝价却从未停止不断上涨的步伐,按照3月中旬的趋势,铜价是直奔每吨7.5万元而去,而铝价已经显示出要涨到2.5万元每吨的苗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话题,在近两年的行业内是甚嚣尘上。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进入2022年后,仅仅是空调行业已经爆发出了三波涨价热潮。
让很多企业更为难受的是好不容易提振出来的增长势头被突发性事件所遏制,今年前两个月,国内空调市场的出货形势一片红火,出口端的走势同样是喜人。而疫情的大面积爆发、线下活动的暂停,压制了出货量增长的幅度和空间。
事实上,今年国内市场终端的零售状况并不好;而且,从后期的趋势来看,整体需求难以呈现出更早些年那种高增长行情。一方面,内需已经存量化,几无空白机会点,市场需求集中在产品更新换代上;另外一个方面,外部环境难以给市场提供红利,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踩了刹车,这种影响对空调乃至家电市场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进而给未来走势蒙上了阴影。
好在需求细分化趋势的显现助推了行业的结构性升级,这一点在新风空调的产销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行业今年在渠道建设上有个集体行为,那就是对线下体系的回归,而这一波疫情的出现,也让企业的商业布局和渠道建设策略,造成了阶段性的影响和冲击。
深圳凌奈智控申请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控制专利,显著减少控制过程中的振荡和超调现象:来源于金融界 2025 年 4 月 7 日的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凌奈智控有限公司申请了名为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的专利,公开号 CN119764687A。其通过…
2025 年,惠州市三岛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其创新实力和卓越产品,在行业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家专注于工程胶粘剂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岛新材料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
近日,深圳昌宁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正式成立,为深圳光电科技领域注入新活力。天眼查数据表明,该公司注册资本为 500 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阮云刚。股东构成为深圳市昌宁盛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壹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 60% 和 40%。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海…
近日,广东东田转印新材料有限公司再次成为行业焦点。作为一家在转印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东田转印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优质的产品,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广东东田转印新材料有限公司前身为汕头市东田转印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5 年 4 月 11 日,坐落于汕头市龙湖…
2025 年,东莞市英规电子有限公司在行业发展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该公司正式成为东莞市质量协会会员单位,这一举措标志着英规电子在追求卓越品质与行业交流合作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东莞市质量协会在推动区域内企业质量管理提升、促进质量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
在 2025 年的商业版图中,东莞市尚品皮具制品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卓越的实力,持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自 2005 年成立以来,公司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在皮具制品领域深耕细作,成为行业内一颗璀璨的明星。二十年,对于尚品皮具而言,是一部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