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回购之王”之称的美的集团8月1日公告称,截至7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94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10%,最高成交价为60.0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0.14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16.3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这是美的集团近年来进行的第6轮回购,从其公布数据来看,目前已完成此轮回购下限的三分之二。
对于此轮回购,美的集团内部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回购是公司的决策。本次回购的股份仍将用于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励人才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坚定公司持续创新发展的决心。”
连续5年回购
合计耗资252亿元
美的集团今年的股票回购始于3月份,彼时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计划斥资25亿元至50亿元进行回购,回购价格上限为70元/股。
从回购情况来看,美的集团回购价为55.6元/股,远低于价格上限。而这也意味着,目前公司已完成回购计划中金额下限的三分之二。
对于回购的目的及股份的用途,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将持续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创新管理团队持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此,上述美的集团人士表示,“此次回购完成后,若三年到期公司仍未使用完相应股份,将按照相关规则进行注销。”
实际上,美的集团已经连续5年进行回购。美的集团回购之旅要追溯到2018年。那一年,家电市场整体不佳,美的集团全年市值缩水32%。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美的集团一口气完成回购,支付总金额约40亿元。此后,美的集团便连年推出回购方案。在2019年至2021年,美的集团为回购分别支付了32亿元、27亿元、136.6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初步统计,自2018年开始,截至2022年7月31日,美的集团合计回购耗资约252亿元,平均回购价格约为62元/股。
行业调整还将继续
企业仍面临挑战
对于市值的缩水,美的集团亦有所警觉。今年5月份,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方洪波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判断:“未来三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
在当下,美的集团也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大环境使然,家电业整体面临严峻形势,上市公司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但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能考验出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退潮之后谁在裸泳就会看得一清二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美的集团的应对策略是在二级市场频推股票回购,在业务上转型变革发力ToB业务,在策略上收缩非核心业务并暂缓非经营性投资。
美的集团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透露:“今年以来,虽然各项政策陆续落地,外部环境及产业环境均在转好,但并不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公司还在不断调整。”
同济大学电信学院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寒冬’的环境下,更多机会也在酝酿,需要企业决策者从整体长远利益出发、双面角度考量。同时,每次寒冬的结束,市场的回暖,都是从政策面或投资面的推动开始,企业也应抓住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2025 年,中国晶体材料领域迎来 “井喷式” 突破:从全球首个 12 英寸铌酸锂晶体量产,到碳化硅衬底缺陷密度创纪录,一批 “工业种子材料” 的技术突围,正推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进入 “材料换道” 的全新阶段。一、12 英寸 “光学硅” 问世,光电子器件成本…
2025 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正呈现 “量稳质升” 的发展格局。据 Statista 与 DisplaySearch 联合数据显示,全球 LCD 模组市场规模预计攀升至 7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 5.8% 区间。尽管 OLED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渗透,但 LCD 凭借成熟工艺、成本优势及广泛适配…
当你用指纹解锁 AR 头显进入虚拟办公空间,当手术器械通过指纹认证启动无菌模式,当智能门锁在 0.3 秒内完成身份核验 ——2025 年的指纹识别技术,早已超越手机解锁的传统认知,成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 "信任纽带"。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指纹生物识别市场规…
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能效跃升,到人形机器人的扭矩突破,再到 CO₂捕获的技术革新,2025 年磁性材料领域正以多点突破之势,重塑高端制造与绿色发展的底层逻辑。近期首钢新品全球首发、高校科研突破等密集动态显示,我国在该领域已形成 “基础研究 - 技术转化 - 产业应用”…
2025 年的摄像头行业正迎来 “毫米级创新” 与 “场景化突破” 的双重爆发。在消费电子领域,屏下摄像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商用,前置摄像头通过屏幕像素透明化处理完全隐藏,彻底告别 “刘海屏”“打孔屏”,主流机型屏占比普遍突破 98%,同时配合 AI 隐私保护算法,有效降低…
“800V 高压平台电池绝缘层耐温突破 400℃”“SF₆替代气体实现全电压等级应用”——2025 年,绝缘材料正以技术跃迁支撑全球能源转型。据问可汇最新报告,全球电绝缘材料市场规模已达 165.44 亿美元,而中国凭借 28.1% 的全球专利占比,正从 “市场大国” 向 “技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