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转型升级。此次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探索,技术密集,体量巨大,规模空前,一旦成功,将使中国制造业大规模转型升级为全新的万物互联智能产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大的推动力。此次转型升级,中国家电业又一次走在了最前沿,率先扛起了“中国智造”的大旗。
回顾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家电业一直走在市场化的最前沿,在制造领域的转型发展也一直走在产业前列。中国家电市场早期是以欧美日韩等外资品牌为主,产品及技术均由外资品牌引领。中国家电业抓住无氟、变频、液晶等技术迭代机会,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潜心培育国产高端品牌,中国家电市场逐渐转变为由国产品牌主导。在坐稳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家电业还奋力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全球化品牌,率先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成为世界品牌之后,中国家电业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探索各种创新,率先开始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各种先进技术不断被应用在家电研发、设计、制造等各个场景,颠覆了家电业的传统生产方式。
在不断转型发展过程中,中国家电业积淀起了强大的工业能力:不仅包含成熟的产业基础、深厚的制造业基底、大量培养的产业工人,而且其在制造业中最早大规模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已经形成了坚实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基础。以格力为例。仅在工业品领域,格力有自己的压缩机工厂,有自己的模具工厂,有自己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如今,格力智能装备不仅服务于企业自身,其自动化改造经验已产生溢出效应,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提供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及全流程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化竞争的激荡中,中国家电业磨练出的是不可小视的竞争能力。时间线拉回至世纪之交,彼时中国家电企业刚刚开始发力,中外品牌正面交锋。特别是当时外国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降价抢占市场份额,而家电行业并没有像汽车行业那样设置外资股比限制,中国家电业猛然站在了全球竞争的前台。然而,中国家电业经受住了激烈竞争的考验,并成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最先胜出的产业。如今,作为世界家电第一产销大国,中国空调、微波炉产量占全球比重达七成以上,冰箱、洗衣机占五成以上;中国家电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0亿以上的用户家庭,绝大多数是自有品牌和自有技术,全球竞争力居于前列。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出口额为987.2亿美元,出口规模和增速均创近十年新高。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从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中国家电业强大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在头部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创新已经成为家电业的标签。据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介绍,“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格力明确并强化了企业的创新属性和创新范围,每一项核心技术研发都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自主人才培养,如今格力已拥有近1.6万名研发人员和3万多名技术工人,在压缩机、光储空系统、智能装备等领域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如同一条功力深厚的鲶鱼,中国家电业但凡“跨界”进入一个新领域,那个领域就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然而,中国家电业并非作为市场的搅局者,而是以强大的工业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大规模对接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如此这个产业就优化起来,并诞生新的产业竞争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 年,中国晶体材料领域迎来 “井喷式” 突破:从全球首个 12 英寸铌酸锂晶体量产,到碳化硅衬底缺陷密度创纪录,一批 “工业种子材料” 的技术突围,正推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进入 “材料换道” 的全新阶段。一、12 英寸 “光学硅” 问世,光电子器件成本…
2025 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正呈现 “量稳质升” 的发展格局。据 Statista 与 DisplaySearch 联合数据显示,全球 LCD 模组市场规模预计攀升至 7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 5.8% 区间。尽管 OLED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渗透,但 LCD 凭借成熟工艺、成本优势及广泛适配…
当你用指纹解锁 AR 头显进入虚拟办公空间,当手术器械通过指纹认证启动无菌模式,当智能门锁在 0.3 秒内完成身份核验 ——2025 年的指纹识别技术,早已超越手机解锁的传统认知,成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 "信任纽带"。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指纹生物识别市场规…
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能效跃升,到人形机器人的扭矩突破,再到 CO₂捕获的技术革新,2025 年磁性材料领域正以多点突破之势,重塑高端制造与绿色发展的底层逻辑。近期首钢新品全球首发、高校科研突破等密集动态显示,我国在该领域已形成 “基础研究 - 技术转化 - 产业应用”…
2025 年的摄像头行业正迎来 “毫米级创新” 与 “场景化突破” 的双重爆发。在消费电子领域,屏下摄像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商用,前置摄像头通过屏幕像素透明化处理完全隐藏,彻底告别 “刘海屏”“打孔屏”,主流机型屏占比普遍突破 98%,同时配合 AI 隐私保护算法,有效降低…
“800V 高压平台电池绝缘层耐温突破 400℃”“SF₆替代气体实现全电压等级应用”——2025 年,绝缘材料正以技术跃迁支撑全球能源转型。据问可汇最新报告,全球电绝缘材料市场规模已达 165.44 亿美元,而中国凭借 28.1% 的全球专利占比,正从 “市场大国” 向 “技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