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作为最早预测“铜牛”到来的券商之一,并不同意。当地时间周三,花旗银行Shreyas Madabushi等分析师发布报告称,对铜市前景整体持乐观态度,认为尽管短期内铜价可能出现盘整,但长期牛市趋势仍然明朗。
花旗指出,预计在制造业景气度重新转弱的背景下,铜价短期内将在当前水平附近盘整,但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中国支持性政策的影响全面释放,未来12-18个月铜价或反弹至每吨12000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20%。花旗认为每吨9500美元以下的铜价是中期吸引力较高的买入水平。铜终端消费韧性犹存,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花旗认为,尽管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重新转入收缩区间,但这对铜的长期消费趋势影响有限。
花旗分析了2024年前4个月的全球铜消费数据,尽管全球铜库存上升暗示需求有所放缓,但终端消费仍然保持韧性。
报告显示,1-4月份,全球铜消费同比增长约4%,主要受脱碳相关需求的支撑。具体来看,据花旗自建的全球铜终端需求指标(GCET),4月份全球铜消费(除可再生能源外)同比增长5.5%,主要受中国终端消费增长提振。在中国,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铜消费表现亮眼,尤其是前者。乘联会此前数据显示,4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7.4万辆,同比增长28.3%,国内零售渗透率43.7%,4月出口11.5万辆,同比增长26.8%。
根据4月份的数据,花旗估计全球铜消费正以约3000万吨的年化速度增长。预计铜价短期盘整,9500美元是买入良机虽然看好铜的长期前景,但花旗预计铜价短期内可能出现盘整。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转弱,4月PCE通胀和5月制造业PMI双双不及预期,表明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正在放缓。加上其他地区PMI表现疲软,这可能会在短期内限制铜价的上行空间。
其二,现货市场信号疲弱,升水走弱且库存偏高,反映了此前铜价快速上涨至历史新高时,供应链出现去库存的情况。花旗预计这种现货偏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铜价重拾升势的动能不足。
其三,上期所铜库存大幅攀升,创下5月末历史新高。短期内库存难以快速去化,也将对铜价形成压制。
综合以上因素,花旗认为铜价短期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不过花旗强调,在需求前景向好的情况下,铜价回调对于看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反而是布局良机,该机构给出的中期买入区间是9500美元/吨以下。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中国需求仍待释放,铜价有望反弹至12000美元尽管当前铜市交投气氛有所降温,但花旗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和中国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的积极影响下,同时在“双碳”目标、新能源转型等因素的驱动下,铜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对铜价形成强劲的提振。
首先,花旗经济学家预计,受经济放缓、通胀回落等因素影响,美联储最早可能在7月份开启降息周期,早于市场普遍预期的9月。花旗的观点是,7月份首次降息25个基点,然后在2025年上半年总共降息200个基点。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将对铜价形成一定支撑。
其次,中国支持性政策的影响仍待全面释放。近期一系列促消费、稳地产的政策密集出台,有望为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创造条件。基于以上两大因素,花旗预计,未来12-18个月铜价或反弹至每吨12000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20%。花旗并非是唯一看涨铜价的机构。“商品旗手”高盛在此前的报告中也表示,预计铜价或将在年底前上涨至12000美元/吨。
供应短缺,铜矿争夺战正在全球打响!
在供给端,花旗指出,尽管废铜供应的改善对精炼铜产量形成一定支撑,但总体而言,在新增产能缓慢投放的情况下,铜矿供应仍将持续偏紧。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也提及,铜矿供应已经紧张到全球商品巨头出手争抢的地步。嘉能可、托克和Mercuria等大宗商品巨头,最近为争夺铜矿的长期订单正打的不可开交,甚至愿意支付高达10亿美元的预付款,来锁定未来的铜矿供应。
花旗表示,如果铜的现货价格不能上涨到每吨12000美元,并且供应量不能满足市场上强烈的需求增长,那么到年底时,人们可能会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实物铜的短缺状况。
而且,这种短缺的状况在2025年可能会比现在更加严重,表现为每年供应不足的情况都在恶化。
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双碳”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中国家电核心零部件产业迎来关键发展期。作为空调、热泵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心脏瓣膜”,四通阀行业正经历技术革新与格局重塑的双重变革——国产企业市占率持续攀升,集成化技术突破价值天花板,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跨界应用更打…
当冰箱综合能效再降6.7%,空调连续8小时耗电仅2.3度,这些2025年家电市场的新现象,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部件——冷凝器的技术跃迁。从仿生自然的翅片设计到微米级的流道优化,中国家电企业正以源头创新重塑全球制冷核心技术格局。仿生翼型技术落地,TCL斩获国际领先认证2025…
2025 年,全球温控器市场规模突破 400 亿美元,中国以超 35% 的增量贡献成为行业增长引擎。从工业产线的毫秒级控温到智能家居的个性化适配,温控器正通过技术融合与模式创新,从单一功能设备升级为跨场景的能源管理核心。本文带您解码 2025 年温控器行业的三大关键变革。…
2025 冷年收官数据显示,中国转子式空调压缩机总产量首次突破 3.12 亿台,连续三年刷新纪录,全球产能占比超 92%。这一成绩背后,政策与外销形成 “双引擎” 支撑:政策托底内需: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每人 1 台扩至 3 台,直接带动内销市场回暖,空调整机排产同比增长 15%…
2025 年,家电消费电子零部件领域正以 “技术创新为核、产业协同为脉” 的发展姿态,成为家电产业高端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从实验室的专利突破到产业园的产能爆发,从国产芯片的突围到绿色标准的落地,这个万亿级市场正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蓬勃生态。一、技术突破:硬核创新重…
“学生落子瞬间,棋盘边缘的数码管即刻跳动出‘Step:15’,随后切换为‘AI…’的闪烁提示 —— 这不是怀旧电子设备,而是 2025 年爆火的 AI 智能棋盘的标准交互场景。” 近期 CSDN 博客披露的技术方案显示,曾被视为 “复古元件” 的数码管,正凭借高可靠性与技术革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