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又称绕组线,是指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是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工业电机和交通设备等产品的重要构件,被誉为电机、电器工业产品的“心脏”。电磁线产品种类丰富,根据导体材料划分,可分为铜线、铝线、合金线;按导体形状划分,可分为圆线、扁线和异型线;根据绝缘材料划分,电磁线可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无机绝缘线。
资料来源: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电磁线的用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用途,主要用于电机、电器、仪表、变压器等,通过绕制线圈产生电磁效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磁能转换的目的;另一种是特殊用途,应用于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等具有特殊特性要求的领域,如微细电子线材主要用于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信息的传输,新能源汽车专用线材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
二、行业生产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磁线行业逐渐成熟,生产能力逐渐提升,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基本成熟。到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百万吨以上的产能总量,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50%,为全球电磁线生产、销售的第一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电磁线行业已经形成明显的产业聚集特征,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和广东,以上三地区占据我国电磁线总产量的七成左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磁线产量从2016年的160万吨增长到了18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由于生产技术门槛较低,国内电磁线生产企业众多,但大多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当前较为知名的电磁线生产企业有精达股份、长城科技、冠城大通、露笑科技、经纬辉开等,上述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6%。其中精达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为12%;其次为长城股份,占比为8%。由此可见,我国电磁线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集中度较低。预计未来在人力成本上升以及下游对于产品稳定性要求提升下,无品牌、无技术优势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市场集中度得到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三、行业需求现状
近年来受益于终端产业发展带动,我国电磁线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磁线市场需求量从2016年的155万吨增长到185万吨,CAGR 为4%。
数据来源: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应用领域不断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下游已从传统行业走向新能源,应用场景延伸至新能源车、风光储等领域。现阶段我国电磁线下游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力设备、工业电机、汽车电机和电动工具等领域。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家用电器,占33%,其次是电力设备占比31%,工业电机、汽车电机、电动工具分别占比18%、8%、8%。
数据来源: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1、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主要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和电子器具。又称民用电器、日用电器。家用电器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条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我国是家用电器的消费大国。但进入2019年,由于家电行业逐渐饱和,市场发展放缓。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家电行业遇到了较大的阻碍。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据统计,2021年我国家电行业全品类累计销售额为7603亿元,同比增长3.48%。2022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销售规模3609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电磁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当前,我国家电在城镇和乡村地区已经普及,并且很多已接近最高使用年限,这些“超龄”家电不仅耗能,还可能会有安全隐患。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达21亿台,预计2022年报废量超过2亿台,正逐步进入换代期。而同时《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各地纷纷开展发放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优惠活动,进一步开启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浪潮。在此背景下,随着家电逐步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以及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浪潮的到来,电磁线需求也将保持增长态势。
来源:观研天下
2025 年,中国晶体材料领域迎来 “井喷式” 突破:从全球首个 12 英寸铌酸锂晶体量产,到碳化硅衬底缺陷密度创纪录,一批 “工业种子材料” 的技术突围,正推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进入 “材料换道” 的全新阶段。一、12 英寸 “光学硅” 问世,光电子器件成本…
2025 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正呈现 “量稳质升” 的发展格局。据 Statista 与 DisplaySearch 联合数据显示,全球 LCD 模组市场规模预计攀升至 7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 5.8% 区间。尽管 OLED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渗透,但 LCD 凭借成熟工艺、成本优势及广泛适配…
当你用指纹解锁 AR 头显进入虚拟办公空间,当手术器械通过指纹认证启动无菌模式,当智能门锁在 0.3 秒内完成身份核验 ——2025 年的指纹识别技术,早已超越手机解锁的传统认知,成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 "信任纽带"。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指纹生物识别市场规…
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能效跃升,到人形机器人的扭矩突破,再到 CO₂捕获的技术革新,2025 年磁性材料领域正以多点突破之势,重塑高端制造与绿色发展的底层逻辑。近期首钢新品全球首发、高校科研突破等密集动态显示,我国在该领域已形成 “基础研究 - 技术转化 - 产业应用”…
2025 年的摄像头行业正迎来 “毫米级创新” 与 “场景化突破” 的双重爆发。在消费电子领域,屏下摄像技术已实现大规模商用,前置摄像头通过屏幕像素透明化处理完全隐藏,彻底告别 “刘海屏”“打孔屏”,主流机型屏占比普遍突破 98%,同时配合 AI 隐私保护算法,有效降低…
“800V 高压平台电池绝缘层耐温突破 400℃”“SF₆替代气体实现全电压等级应用”——2025 年,绝缘材料正以技术跃迁支撑全球能源转型。据问可汇最新报告,全球电绝缘材料市场规模已达 165.44 亿美元,而中国凭借 28.1% 的全球专利占比,正从 “市场大国” 向 “技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