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展
2025年6月18-20日
慈溪展
2025年03月01-03日
深圳展
2025年8月26-28日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 家电巨头纷纷响应布局

发布日期:2022-7-25 17:40:29 浏览次数:

      

       促进家电消费,不仅是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也在顺应民生、稳定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7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为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提出的《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期发布。

  如何确保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智能家电的升级消费需求?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集团、长虹集团等多位家电企业相关负责人。企业方面表示,将时刻保持对政策的高度关注,并根据目标进行落地。

  哪些配套措施亟需落地?

  家电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疫情等多因素作用下,今年家电市场整体需求减弱。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实现零售额3389亿元,同比下滑9.3个百分点。

  为了进一步稳定增加家电消费,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9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措施。

  据介绍,《措施》涵盖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强化全链条服务保障、夯实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张剑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措施》明确了家电中绿色和智能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定义,并引导企业围绕目标进行产业和技术升级,同时进一步健全家电回收的标准服务体系,对中国家电产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接下来,围绕拆解回收等家电后市场、财税、消费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细则或将落地,将进一步降低制造和流通企业的成本。同时,新政策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后续各地的相关措施也将陆续出台。”

  《措施》指出,将聚焦补齐乡村市场的短板,提出深化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指导地方统筹利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改造提升乡村家电销售、配送、维修、回收网点,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在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看来,目前家电业的核心问题是大部分品类身处存量市场,需求高度饱和,整体供过于求。同时,疫情影响下,市场整体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不高。促进绿色智能家电的供给与消费,目前主要还在于财税金融等细化补助政策的落地,对企业和消费者进行切实的帮助与支持,同时深度挖掘乡村市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措施,之前各地和企业已有成熟的经验,一旦补助政策得到细化,将可以较快地在全国实施落地。

  各大家电厂商有何动作?

  在有关部门对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工业品消费促进信号的不断释放下,各大家电厂商也纷纷有所行动,提前布局并做大产业链,以抢占这一轮“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市场新机。

  格力电器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格力目前已经建成生态与回收一体的产业链,同时废旧家电绿色资源化处理工作已进行十余年。近两年来,公司投资超20亿元在国内建立了六大再生资源环保处理工厂,并建立强效的回收机制。在政策指导下,公司将持续加大废旧家电回收的力度,并投入资金定时开展以旧换新的活动,促进家电循环。”

  而美的集团则联合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等发起回收活动。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近期各地出台的促消费优惠政策,美的各地运营中心根据当地消费促进政策均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指导单位,提供全品类家电产品进行参与。

  除了在产业链上进行构建,家电巨头也注重在产品技术上围绕绿色节能方向进行改进。

  长虹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饶彬彬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及时推出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为家电市场注入了活力,对增强行业发展信心、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提供了政策支持。

  他称:“长虹将密切关注配套细则的出台,并不断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加强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积极寻找提升空间。如长虹旗下的平板电视、空调等三百多款产品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和节能产品认证,将成为销售主流产品。”

  海信集团方面对记者表示,非常重视在制造环节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海信现在已经把激光电视的功耗降到了同尺寸液晶电视的三分之一。此外,海信电视通过自适应背光控制算法等技术的应用,可将一台电视的平均能耗降低超30%。”海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目前,家电巨头都已布局在前,等待政策引导下新的市场机会出现。对于企业来说,政策刺激也只是阶段性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增强技术壁垒、拓宽竞争边界、优化渠道市场布局,从单一性、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高质量增长模式。”丁少将称。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更多 >>

推荐新闻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150 6223 3670
返回顶部